《非暴力沟通》专题学习会

       春末夏初,憧憬着夏日的灿烂和激情。5月21日,公司开展了主题为《非暴力沟通》的学习会。课程由“慧职场”人才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樊登读书·雨知教育翻转师——周艳女士主讲,现场共有约三十位管理骨干参加。
       课程开始前,公司执行总经理盛海艳女士发表了课前导言:“沟通在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家是否能分清暴力沟通和非暴力沟通的区别?不同的沟通过程会造成截然不同的沟通结果,希望大家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有效掌握沟通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并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使大家的工作更高效,生活更幸福。”盛总简洁精炼的开场导言拉开了学习会的序幕。

      首先,周艳老师呼吁大家在本次课程中摒弃用“笔”记录的学习方法,要以自我体会、深入感受、积极发言为主。随后的游戏分组、积分排行、奖励机制等环节将现场学员的状态及学习气氛带到了高点。


一、重新定义沟通。
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曾经说过:“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已经沟通了。”例如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这句高频出现的话语就反应了想要高效、准确的沟通并非易事。对沟通者来说,如果心里想的是100%的内容,在众人面前用语言表达时,这些内容已经漏掉20%,说出来后只剩80%,而当这80%的内容传达给对方后,由于知识结构、主观理解的不同,对方可能只接收到60%。对方接收后,实际上真正被别人理解、消化的内容大概只有40%。等到40%的内容转化为行动时,仅存的只剩20%。还原实际工作中的沟通后我们发现,往往沟通的现实情况就像是一个“漏斗”。          

       如何打破“沟通漏斗”的“魔咒”?首先我们要重新定义沟通。周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分组描述、案例再现、角色扮演等体验式教学法,让大家在还原日常工作、生活场景中理解感受什么是沟通。想要高效沟通首先要学会倾听,感受对方的情绪、了解沟通内容的事实,明确对方的期待。倾听完成后就要表达了,也可以说是反馈,将倾听的内容转化成语言跟对方确认,最重要的是加以有效的行动,这才组成了完整的沟通(沟通=说+反馈+有效的行动)。


二、远离“傻瓜式”沟通。  

在当今职场中,部分职场人会受到各种花式欺负和不公平的待遇,此时我们应该如何回应?是硬核回怼失态得罪人,还是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避而不谈,亦或是后悔烦恼拍大腿?在情绪失控的前提下,我们的言行很可能就像一个没脑子的“傻瓜”,或者说因情绪而变得失去冷静和原本的判断力,而以自己的情绪为主导,这就是“傻瓜式”沟通。“傻瓜式”沟通不仅无法顺畅解决问题,反而让沟通变得更糟糕。在这种愤怒情绪下,双方的言行都像个没脑子的“傻瓜”,所用的语言也是“傻瓜式”语言,所以出现争吵或怨怼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傻瓜式”沟通不仅不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友好,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愤怒和气愤,但如果我们刻意避免“傻瓜式”沟通时,就不会出现这些无效的沟通。


三、高效沟通四部曲。
通过对沟通的重新定义及远离”傻瓜式”沟通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高效沟通的四个关键步骤:观察—感受—需求—请求。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首先要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再思考自己对这个事实的感受,以及感受背后的需求或者说是价值观,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明确别人需要怎样做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一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看事实,我们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区分观察和评论。举个例子:“小王上班总迟到。”这是观察还是评论?你或许会觉得这是一个事实,其实这是一个评论。怎么样才是事实呢?“这一周的考勤记录上,小王有三次迟到记录。”这才是事实,这样才叫观察。而“小王上班总迟到。”是给这个事实加上了自己的评论。区分观察和评论,也就是区分事实和观点,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必须时刻警醒,稍有不慎就会从观察变成评论。我们要清楚,评论很容易让人去反驳,你说别人爱迟到,他可能会有一堆的理由来为自己做辩解,甚至还会去比较,其他同事也迟到,你怎么不说他爱迟到。而事实则不同,事实是最不容易引起对方反驳的证据,三次迟到记录,是他无可否认的事实。     

      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不会表达感受的,大多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隐藏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正确表达。比如说,小时候你摔倒了,明明摔得很痛,但旁边的大人会说:“快起来,不疼不疼,不哭不哭。”遇到难过的事情,伤心流泪,家人或者朋友会说:“这么点事,有什么好难过的,有什么好哭的?”尤其是男孩子,遇到伤心的事情,更是不敢去表达自己,因为大家都说:“男孩子不可以软弱,更不可以哭。”大人们都以隐藏情绪为最高境界,觉得哭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但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照顾自己的情绪,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他要么压抑出病,要么会突然暴怒,欺负别人。只有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需求。

       第三是需求。我们产生感受的根源就是我们内心的需求,当我们听到不喜欢的话时,通常有四种选择:一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二是指责对方;三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四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从这四种选择看,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感受,体会他人的感受,才能做到非暴力沟通。而一个人想要学会表达自己,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第二阶段面目可憎;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从情感的奴隶到面目可憎,最后成为生活的主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心态的变化,当我们明白这些都是出自我们内心的选择,我们才能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第四要素是请求。以什么样的⽅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对⽅,我们希望他人做什么。应该避免使⽤抽象的语⾔,⽽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要求。例如我们说我希望我可以参加奖惩标准的制定,⽽不是抽象地说我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果我们请求他⼈不做什么,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的反感。例如我希望你每周⾄少有两晚在家陪孩⼦⽽不是我不希望你花太多时间在⼯作上。在发⾔时,我们将⾃⼰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理解有可能不⼀致,所以我们需要请求他⼈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时,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家的时间。⼀旦⼈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我们的期望。我们越是将他⼈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期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意强⼈所难,⼈们⼀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命令。⾮暴⼒沟通的⽬的不是为了改变他⼈来迎合我们。相反,它重视每个⼈的需要,它的⽬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建立联系。
       课程中,除了理论知识讲解,周老师还带领现场学员进行了大量的实战练习,模拟还原工作生活中的沟通场景,立竿见影的提高了大家对高效沟通四部曲的认识理解和实际应用。周老师倡议大家在职场中要积极运用非暴力沟通法则,不但要运用而且还要教会更多的人掌握非暴力沟通法则。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会别人。课程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非暴力沟通》学习会圆满收官。
搜索
返回顶部